2015年12月25日 07:22 來源:經濟參考報
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日前獲悉,面對今年以來異常嚴峻的外貿形勢,有關部門正在醞釀一攬子外貿穩增長的舉措,涉及出口退稅、減輕外貿企業稅費負擔、進一步便利化等,有望在春節前推出。此外,關于鼓勵跨境電商、推廣新型商業模式、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等的政策已經成型,也有望在近期落地。
今年以來,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、貿易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,我國外貿也遭遇了“最冷一年”,困難形勢30多年來罕見。從外貿數據來看,出口在前11個月中有9個月負增長,進口連續13個月下降并可能創下改革開放以來全年進口最大跌幅。
“對于外貿來說,最關鍵的,一頭是需求,一頭是競爭力。”商務部人士告訴記者,沒有需求,再好的產品也賣不出去。同樣,在需求下滑、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產品沒有競爭力也就不會有市場。
而需求主要是外生變量,全球環境普遍不好,我國難以獨善其身,這部分政策的空間非常有限。因此,政策的制定主要從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的角度出發。事實上,今年以來出臺的外貿政策也多是圍繞減輕企業負擔,幫助企業渡過難關,為出口企業轉型升級創造好的環境。
今年可謂是外貿政策最密出臺年。記者梳理發現,年內中央文件有10余份涉及外貿發展,平均下來每個月幾乎都有關于外貿的政策發布,涉及穩定外貿增長、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、加快發展服務貿易、口岸開放、理順出口退稅機制等方面。
11月9日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通過《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》。記者了解到,該意見全文有望在近期下發。
今年以來,國內投資放緩、要素成本上升、人民幣升值等多種因素交織,讓出口企業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困難。有出口企業反映,有些政策仍未落實到位。“出口退稅還存在沒有退到位的,稅費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,便利化也仍有空間。因此下一步政策重點是進一步挖掘政策潛力,強調政策落到實處,切實發揮作用。”相關人士指出。
海關總署署長于廣州2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說,今年以來,海關著力在落實“三互”大通關、改進口岸工作,全力推進一體化通關改革,推行雙隨機抽查機制等方面釋放改革紅利。
“下一步要在支持進出口、穩增長方面出實招、動真格。”他透露,一是落實“三互”大通關建設,推動建立全國一體化通關管理格局,探索“互聯網+易通關、制度通關”等改革;二是加大對有訂單、有市場、有效益、有潛力外貿企業的支持和服務力度,鼓勵和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貿易業態、新型商務模式的發展;三是要著力服務高水平雙向開放新格局,創新口岸開放管理體制,支持內陸、沿海區域的口岸擴大對外開放;四是要著力幫助企業降低成本,繼續推進簡政放權、放管結合,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,積極開展關稅研究,與相關部門共同研究降低進出口企業的稅費負擔,進一步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的收費。
這些部署也正是基于海關對當前及明年外貿形勢的研判。于廣州表示,今年外貿形勢困難主要是受全球經濟持續不振、國際市場需求嚴重低迷的影響,企業綜合成本居高不下也使得傳統優勢削弱。此外,價格因素也是拉低進出口的重要因素, 影響進口11.2個百分點,影響出口0.7個百分點。
不過,他也強調,我國進出口總量仍居世界首位,在全球總市場的份額也在繼續提升,跨境電商、旅游購物、市場采購等新興業態逐步形成,“優進優出”邁出步伐。
展望明年,于廣州表示,雖然面臨很多困難,有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,也有很多制約因素,但是“只要大家努力,還是能夠取得新的成績的。”
商務部外貿形勢報告預計,只要外貿政策有力得當、企業主動調整轉型,2016年中國外貿增速有望繼續高于全球貿易增速,在國際市場所占份額將穩中有升。
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也表示,國際市場需求不足、我國傳統競爭優勢進一步弱化、貿易摩擦有所加劇等依然是我國外貿增長面臨的主要困難。明年外貿開始步入政策落實年,政策紅利集中釋放有利于緩解外貿困難,在低基數的背景下,積極因素有望帶動外貿走出谷底。
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李健對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指出,2012年以來,我國外貿已經連續4年處于個位數增長甚至更低的區間,我國外貿已經步入新常態。出現這一局面,有外部環境不利的因素,也與中國競爭優勢轉換、外貿進入轉型升級關鍵期有關。而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調整,都將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,因此不能指望政策扭轉外貿增速下滑的大趨勢。